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广播影视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来源:中国广播影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统筹推进农村各项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是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抓手。合肥市广播影视行业在乡村

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统筹推进农村各项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是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抓手。合肥市广播影视行业在乡村振兴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提供的服务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广电平台的效能没有完全发挥等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就广播影视行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振兴、乡村社会振兴方面谈几点建议:

一、加强服务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需求

多年来,通过村村通、户户通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合肥市广播电视依托惠民工程完成了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十二五”以来完成了1218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3座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9.9%,电视覆盖率达99%,广播电视综合覆盖通播率位居全省之首。每年为全市1302个行政村放映12场电影。2018年4月,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的意见》,提出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均等化和全覆盖。广电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是保基本、提质量、增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视听内容和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一)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一是加强县级台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综合制播能力。二是加大广播电视覆盖网络。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传输手段,加强乡村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建设,推进无线覆盖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推进应急广播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村五级联动的应急广播体系。三是加强乡村地区广播电视站、村级广播室等服务场所建设,加强乡镇城市数字影院和农村电影固定放映场所建设。使广大乡村地区群众不仅能看到听到,更能看好听好。

(二)注重建管并重和效能提升。一是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解决广播影视与党建、文化、通信等不同部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复投入、多头管理问题,大力发展集政策宣传、党员教育、读书看报、看电影、强身健体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站。二是要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构和人员队伍,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制度,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三是要发挥科技优势。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等技术,对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新技术应用创新广电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推进广电公共服务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公共服务应由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实现服务的分众化、个性化、差异化。一方面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增加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做好公共服务事业,通过奖惩机制、退出机制等监管措施,抑制其逐利行为。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还需加快建立节目内容的需求反馈机制,推动“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在政府保基本的基础上借助社会机构提供多层次的更丰富的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强化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助推乡村文化繁荣

一是各级广电媒体应把握好乡村振兴宣传的时度效,找准宣传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进“三农”宣传内容、形式、手段和方式方法创新,做大做强乡村振兴的正面宣传,提升宣传亲和力影响力。二是针对乡村振兴工作需求和乡村群众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服务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扩大农业节目播出时间总量。鼓励和扶持基层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文化类、生产类、社教类和信息服务类节目。充分发挥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农信息传播枢纽和主渠道作用,沟通农林牧副渔生产生活信息。三是加大农村电影放映影片的供给力度,形成更加优惠、更具针对性的供片机制,不断丰富科教影片、农村题材影片和院线优秀影片。

三、大力挖掘广电潜力,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一是各级广播电视台,要积极探索“广电+对农服务”、“广电+乡村旅游”、“广电+精准扶贫”等新商业模式,将线上广电节目与线下对农服务相结合,将农业产品、乡村旅游与广电电商相挂钩,将“三农”经济元素融入广电内容、服务、产品等各要素,打造广电乡村新业态。二是加大农副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打造农产品品牌,为乡村区域经济发展树立特色标签,为农民可持续致富增收打下基础。三是各级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可积极借助平台、渠道和营业网点优势,售卖各地农副产品,为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影视》 网址: http://www.zggbys.cn/qikandaodu/2020/0917/502.html



上一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下一篇:电视新闻节目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中国广播影视投稿 | 中国广播影视编辑部| 中国广播影视版面费 | 中国广播影视论文发表 | 中国广播影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